I Blame Coco這位去年來不及介紹的英國新人.她的父親是偉大的音樂人Sting,母親是著名的資深演員Trudie Styler.身為名人之後.她的音樂事業卻"異常低調".即使玩的也是Electro-pop.但Coco的音樂卻多了一種新鮮感.因此,即使單曲和專輯成績都不算太出色.還是受到傳媒肯定及歌迷支持.雖然父親的名氣實在太大了.做女兒的難免會被用放大鏡檢視.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.你真的會錯過一位優秀的音樂新人.因為她的音樂真的跟Sting一點關係也沒有.唯一可能有關係的是.Coco應該有遺傳到父親的音樂才華以及好嗓音(雖然我不熟Sting的音樂).但在聽了她的首張專輯之後.你可能就會忘記她的身份.只記得I Blame Coco的音樂(這或許也是她所希望的).所以.2011年的首篇文章.我迫不及待想儘快介紹她--- I Blame Coco.

I Blame Coco其實是支樂團.由今年20歲的Coco Sumner(本名:Eliot Pauline Sumner)和她的樂團組成(其它成員我也不想介紹.再次SKIP掉).I Blame Coco的名字其實是由瑞典語翻譯過來的.沒有太大的意義.而Coco雖然"家庭富裕".不過卻是在英國的鄉間長大.父母並沒有讓她接觸繁華的花花世界.所以她從小就過著簡單而樸實的生活.而Coco從小開始接觸音樂.她非常喜歡Reggae音樂.Coco在4歲開始學彈樂器.15歲開始寫歌.16歲就組了自己的團"Coco".後來叫I Blame Coco.17歲時.她和樂團在倫敦的一場小型表演中.被大家注意.因此有幾家主流唱片公司都想簽她.最後Coco選擇簽入了Island Records(隸屬環球唱片集團.也算是和父親同一間).而且一次就簽了好幾張唱片約.

Coco Sumner在簽了唱片約後.開始學習要當藝人了.以前她只知她喜歡音樂.只想做音樂.並不想當歌手.她覺得唱歌是一件很無趣的事.而現在.她得開始習慣這一切.學習成長.當然還有很多要學的.不過.對於當時毫無人生經驗而且還在唸書的Coco來說.雖然有了唱片約.但似乎也並不急著創作首張專輯(沒有FEEL啊).後來Coco獨自到北歐的瑞典旅行.在那裡.她終於找到了創作的靈感.身處異鄉.身邊沒有任何認識的人.語言也不同的情況下.反而激發了Coco創作的動力.在瑞典冰冷又黑暗的冬天.Coco寫了一拖拉庫的歌曲.也在瑞典開始準備首張專輯的創作事宜.她也和製作人Klas Ahlund變成非常好的朋友.(Klas Ahlund曾經和Robyn、Britney Spears、Kylie Minogue合作過).對Coco來說.Klas幫了她許多忙.也熱心指導她如何創作.雙方合作愉快. Coco也表示下張專輯一定會找他合作的!



I Blame Coco和製作人Klas在瑞典完成了專輯大部份的創作.在Coco回到倫敦之後.她自己又加了一些歌曲.雖然自己是Reggae的愛好者,也待過幾支Ska團.但Coco的野心不只如此.她覺得Ska的發展有限.加上本身也聽了許多80年代的電子樂.所以她決定做些新的東西.實驗更多新的音樂.也希望讓音樂更"DANCEY"一點(現在我比較好奇原來的版本到底是怎樣??).而Coco雖然人生經驗不夠.不過她卻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尋許多靈感.做為創作的來源.雖然有很多自傳式的歌曲., 但Coco希望以抽象的方式表現.這樣聽的人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去感受這些歌曲.即使和Coco本身歌曲想表達的意念背道而馳也沒關係.大家高興就好啦!!

I Blame Coco的專輯花了六個月去錄製.但卻一直延到去年下半年才發行.因為Coco對自己的歌曲非常引以為傲.專輯原先預計要放15首歌(包含一些混音歌曲).但唱片公司在成本考量下.只願意放11首歌.這對Coco而言.真的挺困擾的.她並不太想硬是抽掉4首歌.經過好一陣子的協調後.雙方也終於取得共識.最後專輯收錄了14首歌(包含最後一首混音歌曲.不過依照不同國家.混音歌曲也不太一樣).但至少我們總算盼到了Coco的首張專輯.而Coco也表示.其它沒放進去的歌曲.也可以放進B-sides.當作歌迷的私人收藏吧!!至少歌曲不會被埋没.

I Blame Coco的音樂混合了電子流行/搖滾及Reggae等不同元素.Coco對於自己的專輯能發行.感到無比高興.這就像新生入學之後.繳交的第一份作業一樣.對於音樂.雖然Coco自比還是新生.但她其實已經在歐洲許多地方表演過.也累積了豐富的舞台經驗.而Coco的首支單曲也來頭不小.是和瑞典天后級女歌手Robyn合唱的Caesar,不過可惜成績並不理想.之後推出的單曲Self Machine也是同樣的命運(我還一度以為是還沒發行.怎麼一直沒在UK TOP 40看到她的名字).雖然如此,這些似乎都打不倒I Blame Coco.因為聽過她的聲音和歌曲的人.就會不自覺得被I Blame Coco所吸引.而這張專輯也比我想像的更豐富(我該慶幸當初沒有太早接觸她的歌曲.不然就不會對專輯有這麼多驚喜了)

Self Machine from the debut album(2010): The Constant


因為這首歌才開始對COCO的音樂有興趣.算是我的"Coco入門曲".除了第一次認真看她的MV之外(之前我真的覺得她長的很怪).而開始注意她的音樂.相較於第一主打Caesar.這首歌更合我意.而且也比較Catchy.歌曲的2個混音版本也很棒.除了由英國電子二人組La Roux的混音版(她去年才支援過他們的巡迴).還有先前也合作過的英國電音界Drum & Bass製作人Sub Focus的混音版.都是值得聽聽的混音版.覺得這2首混音還不夠棒.再聽聽Diplo混音版.

Quicker 
在喜歡這首歌前.我先聽到的是它的混音版.後來聽了原版之後.實在很難取捨到底是混音版還是原版好聽.不過仔細聽的話.原版還是"比較有料".不管是合成器或acoustic 吉它.都比混音版豐富許多.這首歌也是少數由Coco"獨力創作"的歌曲(她自己寫的歌本來就不錯.)

In Spirit Golden
個人專輯裡最喜歡的曲目之一.除了很耐聽之外.聽了這首歌後才注意到Coco略帶沙啞又低沉的嗓音.配上同樣低頻的電子音符中.是多麼的MATCH.加上流行的旋律.這首歌竟然也沒有打進排行榜.真的為它感到惋惜!!!! 因為就是一首好歌.足以聽出COCO的魅力所在.

Caesar
首支主打單曲.就請來Robyn來助陣.雖然對成績好像沒有太大幫助.但至少有話題性,而且Coco也有機會和自己的偶像一起合作.想必她比任何人更開心.話說.那時Coco和製作人Klas出去時.恰巧Robyn也來了.所以Coco和Klas隨意彈了一下這首歌.Coco也鼓起勇氣希望副歌由Robyn來唱.所以就促成了這次合作.她也不忘讚美因為Robyn歌藝超群.才讓這首歌更出色!!(另外聽聽Miike Snow的混音版)



Please Rewind  
加入Coco Sumner的mail list就可以免費下載的歌曲.不過,我好像沒去下載.這次在專輯中聽到這首歌.才注意到這張專輯比想像中更豐富.原本覺得Electro-pop在這2年好像已經發展到一個極限了.要再打動我.讓我有想繼續聽下去的歌曲.也愈來愈少(因為耳朵愈來愈挑剔了).而這首歌證明了Coco的音樂是個例外.當然它絕對不只是一首單純的電音流行曲而已.也是粉搖滾的!!!

Only Love Can Break Your Heart  
Neil Young的翻唱曲.本來這首歌最初聽到的是Coco和Fyfe Dangerfield(英國Guillemots樂團主唱)的合唱版.但那個版本好像僅做限量發行.至於收錄在專輯裡的這首.則變成電子Reggae版.雖然和Fyfe的合唱版差異甚大.但合唱版還真的不適合放進這張專輯裡

No Smile
早期Coco的創作曲之一.專輯中好像只有收錄這一首"舊歌".連Coco都不敢相信這首歌已經"五年"啦!!!

Turn Your Back On Love 
專輯第四首主打歌.也是Coco專輯"第二喜歡"的歌曲.尚未確定今年何時發行.唱片公司對她真是有信心.前面沒有一支單曲打進TOP 40.可是還願意讓她繼續發行第四支單曲!!而且這首歌的感覺和上張專輯走Synth-pop風的Goldfrapp真的很像.只差Coco的聲音和Alison Goldfrapp的聲音不一樣而已

It's About To Get Worse
Coco在專輯中最喜歡的歌曲.也是專輯最後一首歌(混音版不算).即使到了專輯尾聲.Coco仍然打算用"超柔軟的中性嗓音"為專輯劃下完美的Ending.相較於專輯中有那麼多"快節奏"的歌曲.這首"慢半拍"的歌曲也是挺吸引人的(我想說的是她唱抒情歌也不錯啦,不要覺得人家聲音粗就不適合唱慢歌.也是別有一番風味)



I Blame Coco早期的音樂受到Ska /Reggae的影響頗重.而這次將眼界放寬.改變音樂曲風的的首張專輯,雖然評價有好有壞.但大致來說.評價還算不錯.超越"同齡的成熟".身材纖長.五官明顯的Coco.當過Model也拍過好萊塢電影Stardust(星塵傳奇)的I Blame Coco.但我想音樂才是屬於她的地方.即使出自音樂家庭.可是她並沒有靠父親的支援.而是憑自己的實力在樂壇闖蕩.對Coco而言.她的音樂事業和父親完全沒關係.早期大家總是習慣幫她冠上"Sting's daughter".她也曾經覺得很煩.不過換個角度想.每個人在事業上多少都會遇到阻礙.但同時這也是你可以挑戰自己.證明自己的好機會.所以.Coco現在並不會覺得有個大名鼎鼎的父親很困擾了,因為那也是激勵她前進的一股正面力量.(我想她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吧)

Coco Sumner的父親Sting對自己的女兒也走上音樂這條路.也抱著樂觀及支持的態度(Coco的同父異母哥哥Joe Sumner也有一支樂團Fiction Plane).他說他小時候就常對著Coco唱歌。Coco小時候就很喜歡Reggae.而現在.她長大了.她有自己的事業.她也不需要靠他.Sting對自己的女兒很有信心.也肯定她的才華.不過.好像目前也沒有"父女同台表演"的計劃耶.至少哥哥Joe還支援過父親的巡迴(The Police).但Coco卻沒有(好想看啊).I Blame Coco去年除了Support另一支Synth-Pop團 La Roux的巡迴之外.年底也開始自己的UK及歐洲巡迴.自認為是音樂怪胎的Coco Sumner.還在試著習慣"被鎂光燈追逐"的感覺.因為她這麼內向害羞又注重隱私的人.要適應成名的生活.可能還是需要一點時間調適吧!!

Coco Sumner的中性嗓音和打扮.雖然沒有Elly Jackson(La Roux)誇張.不過也是走"男女通吃"的路線.所以我覺得她和La Roux一起巡迴.那畫面一定很有趣.因為台下的歌迷分不清是為Elly Jackson尖叫還是Coco Sumner(2個都好中性.).不過可以確定的是.Coco Sumner表示她至少目前表演時,還沒有女歌迷丟Bra到台上.不過Elly Jackson確實有這種經驗..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Coco Sumner有一天應該也難逃被"丟Bra"的命運.哈哈(而且她真的可以不用把Elly Jackson抖出來啊.人家明明就只有問她而已 = = ).而 Coco在音樂圈其實已經結交不少朋友.像Miike Snow、Fyfe Dangerfield以及惡名昭彰的 Pete Doherty等.其中她最想要向大家解釋的就是Pete Doherty.對於這位煙毒酒色都來的朋友.Coco嚴重聲明他們只是朋友關係.絕對沒有交往.不過.不只是Sting.我也不希望看到Coco Sumner的名字私底下和Pete 連在一起 = = (他們年紀也差一大截吧!)



Coco Sumner做為2010年的新女聲.相較於其它新人的歌曲在主流電台大力熱播.Coco的歌曲倒是比較"低調"一點.就像她本人一樣.低調再低調.和許多人一樣.外表酷酷的Coco..感覺似乎很難親近.不過我覺得她笑起來又是另一種感覺(她真的笑起來比較好看.也比較"Friendly").但如果你想要她笑的話.講些笑話她就會笑了(不知要講那一類她才會笑耶?).總之,外表不擅言詞,喜歡簡單生活的Coco Sumner.音樂是她唯一擅長的語言.所以我們還是少逼她說話.少逼她苦笑了.最後我還是想說. Coco不只聲音像到她爹.長相也很像她爹!!!!!!!!!!!!!!!!!! anyway,Coco說她今年(還會繼續忙著宣傳這張專輯.另外一方面,她也已經在準備寫第二張專輯了.所以大家快點先把這張聽熟吧!

相關歌曲

Playwright Fate (Acoustic)
收錄在專輯中的歌曲.但我沒有特愛專輯版本.反而比較喜歡這自彈自唱版!

Sub Focus - Splash (ft. I Blame Coco)
和英國製作人合唱的歌曲.不只獻聲.也有幫助"露臉"拍MV喔!!

My Name Is a Stain
Coco早期的歌曲.當中的歌詞‘Forget my dad, you need to hear my band"成為媒體最愛問的問題之一(都沒收錄在專輯裡了.還一堆人想問).Coco只得不厭其煩的解釋.她是寫好玩的啦.而且這首歌真的粉久了.她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.OK?

Darkstar

她早期的歌曲.真的和後來的曲風差粉多!!希望大家聽的習慣!!喜歡這時的Coco的人.YouTube還找的到更多歌曲.有興趣的歌迷可以再去找來聽!!

相關連結

I Blame Coco - Myspace

I Blame Coco - 其它介紹
我知道我這篇有點偷懶.所以補上熱心格友的介紹文.嫌不夠的朋友們.再去看更多Coco的介紹吧!!



*著作權聲明
1.引用或載取部份文章.請註明出處或提供連結.以免觸法. 2.本文圖片僅供文章評論用.不作商業用途.(影片出處:YouTube圖片出處:LastFM、www.dailytelegraph.com.au
)若經 他人擅自轉載或引用者.本人不負相關法律上責任或連帶責任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花果山的G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