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tric這組加拿大樂團.某天因緣際會聽到他們的歌曲後,整個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,在聽過最新作品Fantasies之後,我決定在2010年所剩無幾的日子裡.一定要擠出時間好好介紹他們,不然這張大概會成為我2010年的遺憾之一.在聽過他們歷年所有作品後,更加證明,現在才認識Metric,的確有點落伍.常在聽北美搖滾樂或是Indie Rock的朋友們,可能早就是Metric的死忠追隨者,對我而言,這才是我要追隨Metric的開始,而且就從我的第一張Metric專輯Fantasies開始,經過近2個月的Metric音樂轟炸之後,現在是時候讓大家也認識一下這支超級讚的樂團了.
Metric是一組成立於1998年的Indie及New-Wave樂團,不過每個團員幾乎"都有兼差",但大家只需認識團中2位靈魂人物就夠了,第一位就是女主唱兼合成器樂手,偶而也彈彈吉它的Emily Haines(我敢說.Metric的歌迷有一半大概都是她的魅力,因為像這樣有才華長的又正的美女,應該很多歌迷在台下流口水吧?!),而Emily的男友也是團中的吉它手James Shaw,也是才華洋溢(因為我想Emily看上的是他的才華,而不是"FACE"
).Emily的父親是位詩人,因為常"雲遊在外"的關係,所以Emily是一位在印度出生,在加拿大長大的小孩,青少年的Emily追隨父母腳步.也唸了加拿大有名的藝術學校Etobicoke School of the Arts(ESA),在這所高中,Emily和後來也成為創作歌手的Amy Millan及Kevin Drew組了第一支樂團,不過一直到Emily去唸大學前,好像都沒有什麼作品耶(不然他們組團是組"交作業"用的嗎??)
Emily Haines後來遇到英國出生,加拿大長大的吉它手James(Jimmy) Shaw,James本身也是音樂科班出身,更曾經在有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(Juilliard Music School)唸過三年的古典音樂,不過後來James還是決定做自己喜歡的音樂,所以學業沒有完成,總之,2人透過一些共同朋友認識了彼此,之後就常一起做音樂.,這也是最早Metric的2位創始成員.比較有趣的是.他們一開始是住在布魯克林的某間閣樓做音樂.當時的室友竟然就是我的愛團Yeah Yeah Yeahs以及TV on the Radio的團員(到底是那一位團員.我好想知道啊
!!).在這段期間.Metric就和華納簽約了(好像是經紀約)..後來他們又被某位英國製作人看上,於是2人又跑到英國尋求發片機會.因為2人當時實在生活有點拮据,所以到倫敦看看有沒有得發唱片.至少先用簽約金或版稅來填填肚子吧!所幸後來終於簽到唱片約.也開始創作了一些歌曲,不過後來他們還是覺得回到紐約比較自在,因此決定搬回到紐約布魯克林,這個他們當初做音樂的老地方.

Metric的首張錄音室專輯Grow Up and Blow Away在2001年完成.不僅新團員找好,唱片公司也找好了,但因唱片公司後來被別的唱片公司買走.這張專輯也就無限期被冷凍了.幾年過去.Metric也換了新的唱片公司,開始覺得當初這張專輯可能已經不是歌迷想聽的了.所以2003年"又"推出首張正式專輯Old World Underground, Where Are You Now?..不過沒聽到當初首張專輯的歌迷也不必失望.因為後來Last Gang Records把這張專輯發行權買下來.2007年.重新發行(可惜的是.它好像早就在網路流傳啦
).至於首張官方專輯發行後.也受到很好的迴響.專輯不但發行6支單曲.專輯還獲得加拿大金唱片的銷售認證.也被許多樂評點名為當年度的傑出專輯之一,其實這2張專輯都很棒..而Grow Up and Blow Away那張早就錄好的專輯.不管是音樂或是Emily唱歌的方式.都帶有一點"要死不活"的feel.後來的首張專輯才終於比較有"活力"些.在製作上似乎也比前一張加了更多元素.編曲上也比較有變化一點.所以首張正式專輯.對於Metric來說.真的會是比較適合發行的出道專輯.但如果你覺得首張專輯不錯.建議您一定要再回頭去聽那張後來發行的首張專輯Grow Up and Blow Away.(因為以後可能很難聽到那樣的Metric了.)
Metric繼前2張專輯後.2005年發行第三張專輯Live It Out,由吉它手James Shaw自己擔任專輯製作工作.此時的Metric在加拿大音樂市場上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滋味.專輯不僅獲得好評,還獲得雙白金.專輯也入圍了2006年的加拿大北極星音樂獎,另外也創造了Monster Hospital、Poster of A gir、Handshakes等3首TOP 20的單曲.而這幾首歌曲也被英國的電視劇使用.所以Metric有了到歐洲巡迴的機會.他們在歐洲好幾個國家巡迴表演.也曾遠赴日本表演.在國際間逐漸活躍.事業版圖終於跨出加拿大.這張專輯個人覺得推薦程度僅次於這次的新專輯Fantasies.在音樂上雖然Emily唱歌仍然"很像鬼".但歌曲不僅更搖滾也加入了DANCE等元素.整體感覺又比前一張進步且成熟.此外,一路這樣聽下來.意外的發現Metric的每一張專輯,似乎都在探索新的音樂,也極力求新求變.(或許他們也不喜歡墨守成規,也希望音樂時時有驚喜.這樣音樂事業才會長久.)
Metric繼'05年的Live It Out專輯之後.雖然有陸續發表一些新歌.不過專輯卻一直等到2009年才問世,因為大家不僅要忙著巡迴還要寫歌.女主唱Emily還要準備自己的專輯.所以這次Metric的新專輯Fantasies真的讓歌迷望穿秋水啊..另外一方面也是Metric並不想簽和唱片簽長約.他們不喜歡"受僱於人"的感覺.雖然過去和獨立廠牌合作愉快.但現在即使有大把鈔票可進口袋.他們還是決定SAY NO!!!! 於是Metric自己籌組了唱片公司以及錄音室.因此讓專輯又DELAY了一陣子.雖然這有點冒險.不過Metric很幸運.因為這張專輯成為他們歷年成績最好的專輯.也在主流電台受到歡迎.這是他們最驚訝的地方.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預算打歌.所幸電台製作人"慧耳"識英雄.看準了歌曲潛力.在電台大力播放.讓他們的單曲成績大好.專輯也破天荒拿到加拿大專輯榜第6名.也打進美國Billboard 200的No.76(但我想這張專輯真的有這種實力)..
Help I'm Alive from the album(2009): Fantasies